4月27日晚,央視《焦點訪談》欄目,聚焦到了一家位于青島即墨的服裝制造業企業,跟隨《焦點訪談》欄目的鏡頭,我們來到這家企業的智能交互式量體室、千衣千面的個性化定制流水線、實現了數字化治理的生產車間……這家與眾不同的企業,就是酷特智能。
憑借多年來主動創新求變,打破行業痛點,實現從“供需”到“需供”的轉變,到深度擁抱數字化浪潮,成為數字化智能制造方案供應商,酷特智能在C2M方面的實踐,為制造業數字時代的轉型升級蹚出了一條可行之路。
從傳統的成衣制造廠,成為了私人訂制的方案供應商,是什么促使酷特智能作出這樣的變革,從“想到”到“得到”,中間又跨越了怎樣的“做到”的過程?
回憶這段變革之路,酷特智能董事長張蘊藍表示,決定用工業化、規?;姆绞缴a個性化定制產品時,最大的阻力來自公司內部?!拔覀兊膯T工都是業內人士,你告訴他一條流水線上面,有沒有可能制作不同的衣服?他說完全不可能。有沒有可能瞬間就出來一個版?他說不可能,至少得一天而且不休息,才能打造一個版?!?
從2003年開始,酷特智能進行數字化轉型,在3000余人的服裝工廠里,酷特智能原董事長張代理和現任董事長張蘊藍父女開啟了一場探索。規?;a意味著標準化,而個性化定制則意味著不可能有“標準答案”。在最關鍵的制版和量體環節,張代理和張蘊藍父女一次次嘗試,與團隊共同鉆研,自主研發的CAD打版設備不僅讓電腦自動制版成為可能,而且效率大大提高,精準度也絲毫不亞于擁有幾十年經驗的老裁縫。
如今,在酷特智能的交互式量體設備前,名叫“小酷”的機器人,只需要幾秒鐘時間,就可以自動采集人體19個部位的22個尺寸,掌握合格的人體數據??蛻舻娜梭w數據采集完成后,會傳輸到數據平臺上,RFID制卡人員把全數據錄入到一個電子標簽內。此后,這個像身份證一樣的標簽會跟隨與其相對應的那件衣服一直走完全部的生產流程。每道加工工序的工人拿到一件分配的衣服,會首先刷卡讀數,根據代碼轉譯成的指令來完成諸如剪裁、釘扣、刺繡等具體操作。而在制版環節,酷特智能建立了數量達幾百萬種版型的版型庫,足以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工廠接單后,可以根據客戶的數據實時生成適合他們的版型,完全擺脫了對制版師的依賴,成本也大幅縮減。
2011年,在智能制造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后,酷特智能更加篤信這種需求端鏈接制造端,制造端能夠滿足C端個性化需求的柔性生產模式是制造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因此,酷特智能將C2M模式上升為公司戰略。經過十多年的轉型實踐,酷特智能在制造端,打造了以版型數據庫、款式數據庫、工藝數據庫、BOM數據庫等為核心的定制數據庫系統,打破了服裝行業甚至制造業中“個性化與工業化”的矛盾,真正實現了“一人一版,一衣一款,一件一流,7個工作日交付”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解決了傳統服裝高庫存的瓶頸以及傳統個性化定制高成本、無法量產的痛點。
有業內人士曾經這樣評價酷特智能所進行的數字化變革:“數字化轉型推動了兩場自動化:一是看得見的自動化,如機器人、數控機床、立體倉庫等,這是一場工具革命;二是看不見的自動化,即數據流動的自動化,就是數據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傳遞給正確的人和機器,以解決復雜系統的不確定性,優化資源配置效率,這是一場決策革命?!?
事實也在印證著上述評價。在酷特智能生產制造環節實現了數字化轉型之后,企業的治理方式也隨之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在張代理和張蘊藍看來,“最好的管理,是不需要管理?!惫灸軌蜃龅焦芾碚咴谂c不在都能正常運轉。為此,基于個性化定制大數據平臺,2013年,酷特智能開始對企業組織架構和流程進行改造,他們去掉了80%的中層人員,建立了一個去部門化、去領導化、去審批化、去科層化、去崗位化的扁平組織結構,通過規范化、標準化、體系化、數字化、平臺化建設,實現了去領導化、去部門、去科層、去審批、去崗位等,完整建立了組織生態系統的方法論,還原人性,找回初心,實現了由人治到自治、從管理到治理的轉變。
在張蘊藍看來,傳統的制造業,工人是“流水線上的螺絲釘”,常常與重復作業、枯燥繁重、連軸轉等關鍵詞連在一起。而伴隨著先進制造業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工人,不再像上一代產業工人那樣愿意接受流水線單調枯燥的工作,而是希望在崗位上“自由”發揮更大價值。根據酷特智能打造的“源點論”管理系統,工廠里沒有組長等中層管理人員,如果出現問題,工人可以問旁邊人;如果旁邊人沒有答案,可以將問題輸入眼前屏幕,系統看到問題后會自動給出答案;如果問題還沒有解決,公司會成立臨時虛擬組織,專門為此尋找答案。張蘊藍介紹說:“現在酷特智能的工廠大約有2000余人,完全沒有廠長,沒有車間主任,沒有班組長,傳統制造中的管理、命令和審批都不存在,員工的幸福指數非常高,全員都是通過數據來驅動,實現自我管理?!?
當前,制造業生產模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制造業向智能、綠色、服務方向升級已是大勢所趨。根據國務院和相關部委陸續出臺支持政策,《“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提出智能制造兩步走戰略,將“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智能系統與制造業相結合,發展智能制造,打造智慧工廠。到2025年,大部分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要實現數字化和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初步實現智能化。
但根據統計,當前我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還存在著滲透率低、企業各環節數字化轉型不均衡的問題。我國制造業數字化的滲透率僅為19.5%。另據中國工程院問卷調研顯示,73.0%的制造企業具有強烈的智能化改造需求。
作為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先行者”,2016年,酷特智能成立新動能治理工程研究院,將自己十幾年打磨的模式向全社會賦能。在實現“零庫存、高利潤、低成本、高周轉”運營能力方面,幫助傳統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崽刂悄艿陌咐龓熘幸呀浉采w30多個行業的上百家企業,使之總體效率提升30%以上。
多年來,酷特智能在產業互聯網跨界領域持續深耕布局,持續進行系列科技創新研發儲備,并且已經成長為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方案的供應商。在張蘊藍看來,酷特智能C2M產業互聯網平臺的核心競爭力不僅體現在服裝領域的核心技術和能力、個性化定制智能制造能力等方面,更體現在通過智能制造的可復制性,跨行業、跨領域地對傳統生產制造業進行賦能。
持續的發力正在產生效果:根據近日酷特智能所發布的2022年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61,638.2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532.7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9.01%,實現三連增;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6,418.5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6.19%。得益于酷特智能的全球客戶資源及“酷特服裝C2M產業互聯網平臺為國外的服裝品牌商、服裝創業者、時尚設計師和服裝經營者等B端產業客戶提供服裝定制和柔性化徹底解決方案”的生產優勢,公司境外收入22,950.33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9.22%。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也取得了開門紅。營業收入較2022年同期增長20.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同期增長61.6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較同期增長74.9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更是比2022年同期增長90.15%,增長顯著。正如張代理所說:“一個企業要想強,一個國家要想強,必須要深度擁抱數字化時代”。